近50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及水汽输送特征研究

被引:57
|
作者
申乐琳 [1 ,2 ]
何金海 [1 ]
周秀骥 [3 ]
陈隆勋 [3 ]
祝从文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国家气候中心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降水距平百分率; 夏季异常降水; 突变特征; 水汽输送通量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1—2006年中国448站夏季降水资料、NCEP/NCAR VersionⅠ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50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分区,并从季风性水汽输送的变化角度出发,讨论了影响中国一些主要地区降水变化的可能机制。研究发现:(1)从总体上来说,自1951年至今,中国夏季降水水在3个突变时段,即1956—1960年,1980年前后以及1993年以后。且90°E以东突变后的主要变化特征都是多雨区由北向南传播,而90°E以西则是多雨区由南向北传播;(2)近56年来就110°E以东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而言,1980年以后多雨区由华北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又于1993年以后由长江中下游继续南移至华南;(3)中国东部各地区降水和850 hPa风场、整层水汽输送场的相关分布一致表明,中国110°E以东各降水区以南为来自偏东偏南的季风性异常水汽输送,而以北为来自偏北风和相应的异常水汽输送,两者在降水区汇合造成风和水汽输送异常辐合。因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季风及其异常水汽输送、北方冷槽的偏北风及其异常水汽输送是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主要成员,这和一般认为的这些地区降水异常来自孟加拉湾的季风性异常水汽输送的观点不同,需要作进一步研究。总之,对于中国东部旱涝的形成,应该重点注意来自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直接或间接经南海到达的异常西南季风性水汽输送。
引用
收藏
页码:918 / 93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中国东部夏季气候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年代际转型及其可能成因
    张人禾
    武炳义
    赵平
    韩晋平
    [J]. 气象学报, 2008, (05) : 697 - 706
  • [2] 江南春雨和南海副热带高压的时间演变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万日金
    王同美
    吴国雄
    [J]. 气象学报, 2008, (05) : 800 - 807
  • [3] 1957~2004年中国不同强度级别降水的变化趋势特征
    王小玲
    翟盘茂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5) : 459 - 466
  • [4] 夏季亚洲季风区的水汽输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周晓霞
    丁一汇
    王盘兴
    [J]. 气象学报, 2008, (01) : 59 - 70
  • [5] The Impacts of Moisture Transport of East Asian Monsoon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east China[J]. 孙力,沈柏竹,高枞亭,隋波,Sheng-Hung WANG,安刚,李健.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7(04)
  • [6] 华北夏季强降水的水汽来源
    梁萍
    何金海
    陈隆勋
    李薇
    [J]. 高原气象 , 2007, (03) : 460 - 465
  • [7]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江志红
    何金海
    李建平
    杨金虎
    王冀
    [J]. 地理学报, 2006, (07) : 675 - 686
  • [8]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影响
    琚建华
    吕俊梅
    任菊章
    [J]. 高原气象, 2006, (01) : 74 - 81
  • [9] 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杨修群
    谢倩
    朱益民
    孙旭光
    郭燕娟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4) : 789 - 797
  • [10] 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及其水汽输送和环流特征分析
    何金海
    刘芸芸
    常越
    [J]. 干旱气象, 2005, (01) : 10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