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特征、水平测度与推进路径

被引:25
作者
任杲 [1 ,2 ]
宋迎昌 [3 ,2 ]
张枭 [4 ]
机构
[1] 长治学院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4]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内涵特征; 水平测度; 推进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新型城镇化内涵在遵循以人为核心、统筹城乡、城镇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基础上,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兼具时代性与系统性。构建基于新型城镇化本质特征的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测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探究新型城镇化制约因素。2002—202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显著改善。其中,以人为核心、统筹城乡、生态文明三方面整体呈上升态势,城镇协调发展相对平稳。新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率有待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过大、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尚弱、单位GDP能耗较高四方面。未来,在树立系统性与动态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和广度的同时,需持续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加速构建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城镇规模体系,促进生产集约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中国新型城镇化内涵演进机理、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J].
任杲 ;
赵蕊 .
区域经济评论, 2022, (03) :57-65
[2]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研究——基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统计数据 [J].
任杲 ;
宋迎昌 .
兰州学刊 , 2021, (03) :33-45
[3]   新型城镇化测度与区域差异的空间解读 [J].
王滨 .
统计与决策, 2020, 36 (11) :90-94
[4]   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要素结构及其优化路径 [J].
袁方成 ;
陈泽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59 (03) :20-29
[5]   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战略思路研究 [J].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高国力 ;
刘保奎 .
宏观经济研究, 2020, (05) :5-17+40
[6]   基于TOPSIS模型与多维结构的中国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分析 [J].
张文娴 ;
白永平 ;
车磊 ;
效瑞 ;
魏献花 .
现代城市研究, 2020, (05) :121-126
[7]   生态文明视角下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J].
刘春雨 ;
刘英英 ;
李萍 ;
陈秋霞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12) :154-160
[8]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测度 [J].
杨佩卿 .
人文杂志, 2019, (11) :63-73
[9]   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J].
闫芳 ;
汤振兴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10) :188-194
[10]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测度 [J].
龚志冬 ;
黄健元 .
城市问题, 2019, (01)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