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6
作者
刘春雨 [1 ,2 ]
刘英英 [1 ,2 ]
李萍 [3 ]
陈秋霞 [1 ]
机构
[1]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侨大学政治发展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发展水平; 新型城镇化; 变异系数; 泉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目的]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测度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明确新型城镇化的优缺点,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城市与乡村之间协调发展。[方法]文章以泉州市为靶区,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评价模型定量估算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1)在2000—2015年,在社会发展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上晋江市发展最好,洛江区发展最差;在生态环境系统上南安市发展最好,发展最差是惠安县, 3个层面内都有一定的波动。(2)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0.246 5~0.805 0之间,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分布;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中晋江市(0.805 0)最高,洛江区(0.246 5)最低,它们之间差距近2倍,城市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的聚集状态。[结论]今后,亟需从社会生活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3个层面同步发展,推动泉州市新型城镇化永续发展,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定量研究提供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分析[J]. 刘春雨,刘英英,丁饶干.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2]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及测度——基于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模型 [J].
卓德雄 ;
曾献君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 (02) :221-229
[3]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J].
阿荣 ;
陈才 ;
董振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10) :26-32
[4]   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省际差异分析 [J].
薛德升 ;
曾献君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194-204
[5]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时变特征 [J].
齐红倩 ;
席旭文 ;
高群媛 .
经济学家, 2015, (11) :26-34
[6]   基于变异系数的植被NPP人为影响定量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J].
李传华 ;
赵军 ;
师银芳 ;
胡秀芳 .
生态学报, 2016, 36 (13) :4034-4044
[7]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评价与分析——以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为例 [J].
胡晓群 ;
沈琦 ;
徐恭位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04) :16-22
[8]   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 [J].
崔木花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72-78
[9]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J].
张引 ;
杨庆媛 ;
李闯 ;
杨孟禹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79-86
[10]   湖北省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浅探 [J].
胡久生 ;
涂建华 ;
晏群 ;
彭华伟 ;
李兆华 ;
李惠萍 ;
鄢兆平 ;
高守杰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01) :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