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内涵演进机理、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被引:24
作者
任杲 [1 ]
赵蕊 [2 ]
机构
[1] 长治学院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2] 国研智库研究部产业研究室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内涵演进; 城镇规模体系;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22.0048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被赋予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的重任。党的十六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内涵演进遵循“以人为核心”“统筹城乡”“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绿色发展”四大本质特征,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形成期、发展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全力突破影响城镇化提质增效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在新发展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实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加速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体系,注重完善城镇生态文明新秩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要素结构及其优化路径 [J].
袁方成 ;
陈泽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59 (03) :20-29
[2]   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战略思路研究 [J].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高国力 ;
刘保奎 .
宏观经济研究, 2020, (05) :5-17+40
[3]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J].
高晓路 ;
吴丹贤 ;
周侃 ;
廖柳文 .
地理研究, 2019, 38 (10) :2458-2472
[4]   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 [J].
任杲 ;
宋迎昌 .
城市发展研究, 2019, 26 (02) :1-6
[5]   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与重点方向 [J].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19, 38 (01) :13-22
[6]   中国新型城镇化在“十九大”后发展的新态势 [J].
陈明星 ;
隋昱文 ;
郭莎莎 .
地理研究, 2019, 38 (01) :181-192
[7]   新型城镇化的内生机制建设及路径优化研究 [J].
张明斗 ;
毛培榕 .
当代经济管理, 2018, 40 (06) :69-73
[8]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 [J].
董晓峰 ;
杨春志 ;
刘星光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7, (01) :26-34
[9]   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J].
魏后凯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10) :11-14
[10]   中西部山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 [J].
袁坤 .
理论与改革, 2016, (03) :16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