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对中国东部降水和水汽输送的调制作用

被引:55
|
作者
徐祥德 [1 ]
赵天良 [2 ]
施晓晖 [1 ]
LU Chungu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实验室
[3] National Scienc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 调制作用; 季风雨带; 水汽传输; 视热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4个方面综述了有关青藏高原大地形热力"驱动"对中国东部雨带和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作用的研究进展:(1)中国三阶梯大地形热力过程变化与季风雨带季节演进;(2)青藏高原地-气过程热力"驱动"及其季风水汽输送结构;(3)青藏高原积雪冷源对中国东部水汽输送结构及其雨带分布的影响;(4)青藏高原视热源变化与雨带年代际变化相关特征及其可能调制。其主要研究结论是:(1)中国西部高原特殊三阶梯大地形结构强化了海-陆热力差异,尤其是高原大地形使地-气热力差异季节变化有由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大地形区域延伸变化趋势,且其与季风雨带由东南沿海移向西北朝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边缘同步演进,两者似乎存在类似季节内演进的一种"动态的吸引"。(2)中国东部雨带时空变化特征和季风强弱变化趋势均与青藏高原热源强弱异常变化相对应。青藏高原热源异常影响低纬度海洋向陆地的水汽传输路径和强度,进而调制中国东部降水时空演变。在青藏高原热源强和弱年,中国降水变率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为"北涝南旱"和"南涝北旱"。青藏高原视热源强(弱)异常变化"强信号"将对东亚与南亚区域的季风水汽输送结构,以及夏季风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异具有"前兆性"的指示意义。(3)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独特南北两支水汽流的汇合带,该地区夏季青藏高原热源与水汽通量相关矢特征呈类似于青藏高原多雪与少雪年水汽通量偏差场中水汽汇合区显著特征差异,揭示了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冷源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长江流域梅雨水汽输送结构特征。(4)中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基本型态为中国东部呈"南涝北旱趋势",西北区域呈现出"西部转湿趋势"。但基于近10年青藏高原春季视热源出现"降后回升"趋势,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的降水格局已出现转折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影响高原大气热源的海温强信号及其相关大气结构
    朱文会
    徐祥德
    陈渭民
    魏凤英
    [J]. 气象科技, 2013, 41 (04) : 670 - 681
  • [2] Weather and Climate Effec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段安民,吴国雄,刘屹岷,马耀明,赵平.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2(05)
  • [3]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特征与中国西南春旱的联系
    过霁冰
    徐祥德
    施晓晖
    徐杰
    [J]. 高原气象, 2012, 31 (04) : 900 - 909
  • [4] 基于WRF模式的海面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的研究
    张滢滢
    沈新勇
    高志球
    [J]. 大气科学, 2011, 35 (04) : 767 - 776
  • [5]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Snow Depth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Associat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J]. MAO Jiang-Y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LASG),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04)
  • [6] Increased Tibetan Plateau Snow Depth:An Indicator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nhanced Winter NAO and Late-Spring Tropospheric Cooling over East Asia
    辛晓歌
    周天军
    宇如聪
    [J].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10, 27 (04) : 788 - 794
  • [7] 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刘珊
    李栋梁
    [J]. 高原气象 , 2009, (04) : 711 - 722
  • [8] Meiyu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ince 1736[J]. GE QuanSheng1, GUO XiFeng1,2, ZHENG JingYun1 & HAO ZhiXin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01)
  • [9] 青藏高原积雪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朱玉祥
    丁一汇
    [J]. 气象科技, 2007, (01) : 1 - 8
  • [10] 中高纬环流对1998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化的影响机制
    任荣彩
    刘屹岷
    吴国雄
    [J]. 大气科学, 2004, (04) : 571 - 57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