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10
|
作者
刘珊 [1 ,2 ,3 ]
李栋梁 [1 ]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6] 不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夏季气温; 北太平洋冬季海温; 空间遥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青海、西藏59个测站1971—2004年夏季(6~8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1970—2003年的冬季(上年12月~次年2月)平均海表温度,通过EOF、REOF、SVD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和前期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及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年代际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冬季海温的异常分布型有:(1)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相反分布型,(2)副热带北太平洋海温东西反相分布型,(3)北太平洋海温南北反相分布型,(4)北太平洋海温东西一致分布型。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反相变化是冬季北太平洋SSTA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可分为6个气候区: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加利福尼亚海流区、黑潮区、亲潮区、阿拉斯加海流区和中太平洋区。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的异常分布型主要为(1)全区一致的偏高(低)型,(2)南北相反分布型,(3)周边地区与腹地相反分布型。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可分为4个主要气候区:东北部区、西藏东南部区、中部区和南部边缘区。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与次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区域性温度异常之间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两者的其它空间关系中是第一位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江淮北区6~7月降水异常与北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
    陈科艺
    王谦谦
    毛文书
    马慧
    [J]. 高原气象, 2006, (03) : 539 - 544
  • [2] 近50年青藏高原地面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周宁芳
    秦宁生
    屠其璞
    李栋梁
    [J]. 高原气象, 2005, (03) : 344 - 349
  • [3] ENSO对青藏铁路沿线气温和地温的影响及其预测
    董安祥
    李栋梁
    郭慧
    [J]. 冰川冻土, 2004, (06) : 772 - 778
  • [4] ENSO循环对西北地区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李耀辉
    李栋梁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6) : 930 - 935
  • [5]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蔡英
    李栋梁
    汤懋苍
    白重瑗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3, (05) : 464 - 470
  • [6]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及其异常类型的研究
    李林
    朱西德
    秦宁生
    王振宇
    汪青春
    周陆生
    [J]. 高原气象, 2003, (05) : 524 - 530
  • [7] 青藏高原冬、夏季月平均气温及异常分布研究
    李生辰
    唐红玉
    马元仓
    张吉农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0, (04) : 520 - 529
  • [8] 中国西北春季降水与太平洋秋季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李耀辉
    李栋梁
    赵庆云
    [J]. 高原气象, 2000, (01) : 100 - 110
  • [9] 气象学中应用SVD方法的一些问题
    施能
    [J]. 气象科技 , 1997, (04) : 9 - 13
  • [10] 冬季中高纬500hPa高度和海表温度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吴国雄
    王敬方
    [J]. 气象学报, 1997, (01) : 1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