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原大气热源的海温强信号及其相关大气结构

被引:3
|
作者
朱文会 [1 ,2 ]
徐祥德 [3 ]
陈渭民 [1 ]
魏凤英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山东省威海市气象局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源; 海温; 环流异常; 降水;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3.04.015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1—2007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NOAA扩展重建海表温度ERSST.v3b数据,通过分析春季地气温差和大气热源显著性分布及变化特征,选定了东亚(以青藏高原为主)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标准化指数计算、异常年合成,相关性比较等方法,分析并探讨了影响高原春季热源的前期冬季海温特征及时空分布关系。分析发现在冬季北太平洋海面存在着两个海温与春季高原视热源相关性较显著的区域,位于北太平洋东部海域A区及位于北太平洋西部海域B区,前者呈正相关关系,后者呈反相关关系。以3月高原热源为出发点,进一步分析了前期海温场对青藏高原视热源影响"强信号"区持续性,以印证冬季海温对春季视热源影响具有持续性的前兆性意义。通过异常年分析,揭示出对应于前期冬季海温强信号区异常年的高原大气视热源与风场垂直结构异常特征;通过前冬海温强信号区与夏季东亚相关环流型和水汽输送结构的相关矢综合分析,进一步揭示出夏季长江中下游多雨年的前冬海温强信号区域与后期夏季500hPa高度场相关型及其整层水汽输送相关矢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70 / 68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