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山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4
作者
苏子友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川西南山地区;
D O 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8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生态足迹法是用于评价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川西南山地区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除外)、雅安市(石棉县和汉源县)为例,计算了2000年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00年的0.907 hm2·人-1增长到2012年的1.9247 hm2·人-1;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由2000年的2.1236 hm2·人-1下降到2012年的1.6593 hm2/人-1;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呈显著上升,生态足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转变优化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和调整产业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庆阳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 张智全.甘肃农业大学 2010
[2]   基于生态足迹的苏州市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 [J].
张佳琦 ;
段玉山 ;
伍燕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2) :177-184
[3]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变化的EMD分析及情景预测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生态学报, 2007, (12) :5291-5299
[4]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曹宝 ;
秦其明 ;
王秀波 ;
朱琳 .
生态环境, 2007, (03) :968-972
[5]   山区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以大别山区岳西县为例 [J].
舒肖明 ;
杨达源 ;
董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2) :243-247
[6]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地理学报, 2000, (05) :607-616
[7]  
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黎明.湖南农业大学 2011
[8]  
湖南省汉寿县生态足迹分析[D]. 彭程.江西农业大学 2011
[9]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薛达元著, 1997
[10]  
From ecological footprint to ecological rent: An economic indicator for resource constraints[J] . Kurt Kratena. &nbsp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