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举报人原告资格的审查路径——基于指导案例77号的分析

被引:27
作者
黄锴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利害关系; 合法权益; 举报; 值得保护的利益;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7.10.011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与举报相关的行政案件中,判定举报人是否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最为核心的争议。分析指导案例77号以及相关案例,可以发现最高人民法院以举报是否出于自身合法权益为标准认定举报人的原告资格,这一思路回避了举报人与举报答复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利害关系的问题。行政诉讼中判断原告资格最为关键的要件为"合法权益",目前我国法院更接受"值得保护的利益说",并以德国法上的"保护规范理论"予以界分。举报虽在实定法上表现为一类权利,但对其保护的目的不在于特定人的私益,而在于公共利益,因此其不属于"值得保护的利益",据此可将指导案例77号所隐藏的逻辑归纳为三个层次的审查路径:第一,举报并非一项主观权利,仅是"作为特定法律技术"的权利;第二,行政机关举报答复的内容旨在保护公共利益;第三,作为举报人的原告不具有原告资格,并不意味着原告在案件中当然地不具有原告资格。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   立案登记制下的行政“滥诉”之认定 [J].
李凌云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31 (04) :81-85
[3]   行政机关举报答复行为的性质 [J].
余韬 .
人民司法(应用), 2016, (01) :92-96
[4]   德国公权理论评介 [J].
鲁鹏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 16 (05) :38-47
[5]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利害关系要件分析 [J].
李晨清 .
行政法学研究, 2004, (01) :101-107
[6]   行政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附视频 [J].
李杰 ;
王颖 .
人民司法, 2002, (09) :45-49
[8]   关于扩大行政诉讼对合法权益保护范围的思考 [J].
丁丽红 .
行政法学研究, 1999, (01) :54-56
[9]   中国封建权力监督制度论析 [J].
程印学 ;
王成志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57-60
[10]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J].
王万华 .
行政法学研究, 1997, (02)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