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举报答复行为的性质

被引:14
作者
余韬
机构
[1]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行政机关; 行政诉讼; 民告官; 答复; 利害关系; 举报; 受案范围; 举报人;
D O I
10.19684/j.cnki.1002-4603.2016.01.020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行政机关针对举报作出的答复行为是否可诉,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有争议。从理论上分析,典型的行政机关举报答复行为符合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在此基础上,确定举报答复行为是否可诉关键在于利害关系的判断。对于不服行政机关不予答复的,由于举报人依法享有获得答复的程序性权利,应当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对于请求行政机关履行查处被举报事项职责的,其中基于自益性举报的,可以认定申请人与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行为具有利害关系,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单纯的公益性举报,基于当前行政诉讼制度的主要目标和法院的承受能力,不应认定具有利害关系,不属于当前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行政诉讼法上的法律上利害关系 [J].
张宝华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 25 (09) :128-129
[2]   寄信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司法审查附视频 [J].
刘媛媛 ;
余韬 .
人民司法, 2011, (08) :102-105
[3]   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审查视角和裁判规则 [J].
王文燕 ;
章浩 .
人民司法, 2008, (06) :103-106
[4]   试论举报答复行为的行政法属性 [J].
黄小波 .
行政法学研究, 2007, (04) :107-115
[5]   加强公民举报权的制度保障 [J].
赖彩明 ;
赖德亮 .
法学, 2006, (07) :14-24
[6]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法律上利害关系”要件研究[J]. 斯金锦.公法研究. 2005(02)
[8]   论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认识及其发展 [J].
沈福俊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5) :3-7
[9]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N]. 检察日报. 2015 (002)
[10]  
行政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罗豪才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