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记制实行以来,已将更多行政争议纳入司法程序之中,但也引发了人们对行政"滥诉"的忧虑。对行政"滥诉"乱象进行治理之前,应先确定标准去认定何为"滥诉",否则很可能会混淆"滥诉"与非"滥诉"案件,将某些正当诉求阻挡在法院大门之外。认定当事人构成行政"滥诉",应当看其是否具备主观故意、扰乱司法秩序等要件。行政"滥诉"表现出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等典型特征,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频繁、对行政机关的工作产生了干扰等则不属于这一行为。法院对一起行政案件是否构成"滥诉"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阶段法院应以审慎的理念对待行政"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