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黑龙港地区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被引:1
|作者:

毛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任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韩琳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土壤相对湿度;
农业干旱;
黑龙港地区;
冬小麦;
吴桥模式;
D O I:
10.13476/j.cnki.nsbdqk.2016.06.004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是黑龙港地区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干旱风险可为合理制定灌溉制度、采取相应的防旱抗旱措施提供依据。基于验证后的APSIM模型所模拟的1961年-2005年31个点的土壤含水量动态,计算得到了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分析了农民方案和优化方案的该地区的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干旱频率发生较高的时期农民方案中是播种-越冬期和返青-拔节期,分别为48.89%和27.60%;基于"吴桥模式"的优化方案是越冬-返青期、返青-拔节期和灌浆-收获期,干旱发生的频率为51.61%、39.78%和62.22%。易发生干旱的地方多位于邢台、衡水南部和邯郸北部。在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干旱指数年际变化显示出两种方案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尽管总体说来优化方案发生干旱的风险要高于农民方案的,但基于"吴桥模式"的优化方案充分发挥了根系带的土体水库功能,减少了灌溉水,能够高效利用土壤水,如果全区31个点在1961年-2005年间,均按照优化方案灌溉,相比农民方案总共可节水61 785mm,表明"吴桥模式"可在黑龙港地区推广,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干旱风险,同时能达到节水、稳产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水科学进展, 2013, 24 (01) : 34 - 4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规划计划司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华北平原1960-2009年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J].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 (06) : 72 - 8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莫兴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胡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3] 河北省冬小麦生产干旱风险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 (06) : 232 - 237康西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李春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代立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4] 基于CI指数的河北省近50年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 资源科学, 2012, 34 (06) : 1089 - 1094张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候中心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 河北省气候中心梁树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省气候中心许晓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 河北省气候中心张金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河北省气候中心于智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河北省气候中心刘伟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河北省气候中心
- [5] 基于降水距平的黄淮平原夏玉米干旱评估指标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3) : 252 - 256李树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刘荣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马志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6] 河北省干旱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分析[J]. 干旱区研究 , 2012, (01) : 41 - 46张金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刘学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于长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7] 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农田水氮利用效率Ⅱ:模型的模拟验证与情景分析[J]. 水利学报, 2011, 42 (10) : 1185 - 1191韩琳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任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 [8] 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农田水氮利用效率 I: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与标定[J]. 水利学报, 2011, (09) : 1044 - 1050韩琳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任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9] 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冬小麦干旱评估模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08) : 274 - 279康西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李春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马辉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乐章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廊坊市气象局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10] 黄淮海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干旱时空动态格局分析——基于标准化降雨指数[J]. 资源科学, 2011, 33 (03) : 468 - 476赵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吕爱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