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农田水氮利用效率Ⅱ:模型的模拟验证与情景分析

被引:3
|
作者
韩琳琳 [1 ,2 ]
任理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
[2]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 验证; 情景分析;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1.10.007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经过参数灵敏度分析与标定后的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以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试验站为背景,探讨了不同灌溉、施肥、种植日期和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变化,以期探寻适合当地特定气候、土壤条件下的既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又能达到资源高效利用的田间管理措施。首先根据所搜集的1985—2005年统计年鉴中的产量数据对参数标定后的模型作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模拟值与年鉴统计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是43%和21%。运用验证后的模型,基于所设计的9种不同的水氮管理情景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播前、拔节期和开花期灌溉75mm;丰水年和平水年夏玉米在播前灌溉31mm,枯水年夏玉米在播前和抽穗分别灌溉20mm,特枯水年夏玉米在播前和抽穗分别灌溉84mm;冬小麦在播前和拔节期分别施入氮肥43kg/hm2和87kg/hm2,夏玉米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施入氮肥40kg/hm2和80kg/hm2。这样的节水省氮灌溉施氮方案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粮食产量,还能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85 / 11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农田水氮利用效率 I: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与标定
    韩琳琳
    任理
    [J]. 水利学报, 2011, (09) : 1044 - 1050
  • [2] APSIM模型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连作系统的适用性
    王琳
    郑有飞
    于强
    王恩利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 2480 - 2486
  • [3] 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理论与技术
    王志敏
    王璞
    李绪厚
    李建民
    鲁来清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05) : 38 - 44
  • [4] 北京平原农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宏斌
    李志宏
    张云贵
    张维理
    林葆
    [J]. 土壤学报, 2006, (03) : 405 - 413
  • [5] 利用冬小麦作物生长模型对产量气候风险的评估
    孙宁
    冯利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 106 - 110
  • [6] 建国以来中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分析
    毕于运
    郑振源
    [J]. 资源科学, 2000, (02) : 8 - 12
  • [7] 北京郊区粮田化肥投入和产量现状的调查分析
    赵久然
    郭强
    郭景伦
    尉德铭
    王长武
    刘友
    凌昆
    [J]. 北京农业科学, 1997, (02) : 37 - 39
  • [8] 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及土壤环境条件对其影响的研究
    张喜英
    袁小良
    韩润娥
    王会肖
    不详
    [J]. 生态农业研究 , 1994, (03) : 64 - 70
  • [9] 平原旱薄地区麦田夏季休闲对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作用和增产效果
    沈汉
    张振位
    [J]. 华北农学报, 1964, (01) : 29 - 34
  • [10] 中国主要作物施肥指南[M].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张福锁,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