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冬小麦干旱评估模型
被引:4
|作者:
康西言
[1
,2
]
李春强
[1
,2
]
马辉杰
[3
]
乐章燕
[4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4] 廊坊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生产函数;
干旱评估;
模型;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是影响华北冬小麦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为定量评估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利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了河北省冬小麦干旱评估模型。本研究选择河北省冬麦区南宫、河间、霸州等农业气象观测站,基于3站1991—2007年冬小麦观测数据及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相对蒸散,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作物生产潜势"方法估算的光温生产潜力作为最大产量,应用统计方法求解Jensen模型参数,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干旱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各站冬小麦水分敏感系数与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溉次数关系密切。对于灌溉3次的南宫、河间二站,利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数据,得到的冬小麦水分敏感阶段与试验的结论相似,呈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又变小的变化趋势;全生育期干旱评估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相关较好,相关系数通过了0.01的显著性统计检验。应用干旱评估模型对冬小麦播种—拔节、播种—抽穗、播种—灌浆、播种—成熟各阶段的干旱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霸州一般灌溉5次,干旱胁迫不明显,仅抽穗—灌浆期水分敏感系数为正值,其他生育阶段均为负值,对水分亏缺表现不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7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