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空间特征

被引:17
|
作者
韩兰英 [1 ,2 ]
张强 [2 ,3 ]
马鹏里 [1 ]
王有恒 [1 ]
黄涛 [1 ]
贾建英 [1 ]
王鑫 [1 ]
王小巍 [1 ]
刘卫平 [1 ]
李丹华 [1 ]
卢国阳 [1 ]
黄鹏程 [1 ]
白冰 [1 ]
机构
[1]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3] 甘肃省气象局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干旱灾害; 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 MCI;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经济增长极,也是人口密集暴露、特色农业种植和重点生态承载区。在全球变暖和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气候背景下,近年来黄河流域干旱灾害变化特征异常突出,新形势下该流域的干旱灾害风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需进一步深入认识。本文利用1960年以来黄河流域122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结合遥感、社会统计和地理信息数据与技术,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建立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可靠性4个因子的干旱灾害风险指标体系和模型,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及其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复杂性,流域区域差异显著,总体是中下游风险高于上游,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致灾因子危险性是黄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的主导因子,其次是孕灾环境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可靠性,而承灾体易损性贡献量相对最小。干旱灾害风险影响机制的区域差异也很显著,上游是孕灾环境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可靠性的影响大于致灾因子和易损性,中游则是致灾因子、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对干旱灾害风险的贡献度大,下游是干旱致灾因子起主导作用,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易损性控制了风险总体格局。黄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变化规律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异常复杂,流域干旱灾害风险主要受季风气候和复杂地形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暴露度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等多种要素的影响。该研究对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粮食安全保障和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 [1] 1980—2018年黄河上游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植被和径流量的影响
    叶培龙
    张强
    王莺
    徐丽丽
    韩林君
    李蓉
    [J]. 大气科学学报, 2020, 43 (06) : 967 - 979
  • [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环境灾害及减灾路径
    何爱平
    安梦天
    [J]. 经济问题, 2020, (07) : 1 - 8
  • [3] 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未来水资源趋势分析
    王国庆
    乔翠平
    刘铭璐
    杜付然
    叶腾飞
    王婕
    [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0, (02) : 1 - 8
  • [4] 黄河流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的现状及思考
    马柱国
    符淙斌
    周天军
    严中伟
    李明星
    郑子彦
    陈亮
    吕美霞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1) : 52 - 60
  • [5]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干旱变化的区域特征
    马鹏里
    韩兰英
    张旭东
    刘卫平
    [J]. 中国沙漠, 2019, 39 (06) : 209 - 215
  • [6]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
    [J]. 中国水利, 2019, (20) : 1 - 3
  • [7] 基于联合干旱指数的黄河流域干旱时空特征
    曹闯
    任立良
    刘懿
    江善虎
    张林齐
    张璐
    [J]. 人民黄河, 2019, 41 (05) : 51 - 56
  • [8]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干旱强度、频次和持续时间及其南北差异性
    韩兰英
    张强
    贾建英
    王有恒
    黄涛
    [J]. 中国沙漠, 2019, 39 (05) : 1 - 10
  • [9] 基于SPEI的黄河流域干旱时空格局研究
    王飞
    王宗敏
    杨海波
    赵勇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 48 (09) : 1169 - 1183
  • [10] 近60年来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及河川径流演变与响应
    赵建华
    刘翠善
    王国庆
    金君良
    刘艳丽
    鲍振鑫
    [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 (03) : 1 -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