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潜在蒸散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

被引:18
|
作者
曹永强
李维佳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潜在蒸散量; 时空特征; 影响因子; 辽宁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潜在蒸散量是衡量变化环境下区域水热资源演变的重要参数,探究其历史变化规律及制约因素对预测农业用水走势乃至合理制定相关决策都至关重要。基于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1966—2015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与偏相关性检验法辨识辽宁省近50年潜在蒸散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辽宁省各监测站年平均潜在蒸散量为453—1043 mm,多年变化趋势以1.43 mm/a的速度递减,并于2003年发生突变。此外,其时空差异性较为显著。在年代际尺度上表现为,辽西北至辽西南逐次降低;在季节尺度上表现为,夏季潜在蒸散量最高、春秋季节次之、冬季最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减少共同导致过去50年辽宁省潜在蒸散量在整体上表现出减少的趋势。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评价区域干湿程度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7276 / 72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