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5年中国潜在蒸散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

被引:36
|
作者
吴霞
王培娟
霍治国
白月明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潜在蒸散; 干湿气候区; 时空分布特征; 变化成因;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中国552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得到各站点逐日ET0,以全国和各干湿气候区为研究单元,从年、季节和年代际尺度分析ET0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成因。结果表明:全国各站点年平均ET0为6211733mm,在年、年代际尺度表现为干旱区ET0最高、半干旱区和湿润区次之、半湿润区最低;季节尺度上,ET0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且夏季ET0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全国年平均ET0以0.52mm/a的速率递减,该下降趋势在1972年存在突变现象;干旱区和湿润区大部分站点ET0呈减小趋势,且干旱区减小速率较快;而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ET0呈增加和减小趋势的站点数大致相当。研究表明,1961-2015年中国ET0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风速减小、日照时数降低和水汽压微弱增加共同导致的,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ET0的增加趋势主要受水汽压、日照时数和最低气温的共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64 / 97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 [1] 1961-2010年辽河三角洲潜在蒸散时空变化趋势
    王炳亮
    李国胜
    [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09) : 154 - 162
  • [2] 黄河流域日潜在蒸散量变化及气象敏感要素分析
    刘勤
    严昌荣
    赵彩霞
    杨建莹
    甄文超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7) : 157 - 166+342
  • [3] 喀什噶尔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加孜拉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25) : 8866 - 8869
  • [4] 石羊河流域1960~2009年参考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
    赵福年
    赵铭
    王莺
    张鹏飞
    [J]. 干旱气象, 2014, (04) : 560 - 568
  • [5] 辽宁省1981—2010年潜在蒸散量的变化及生态需水分析
    翟晴飞
    敖雪
    孙宝利
    王斌飞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17) : 228 - 235
  • [6] 洮河流域潜在蒸散发的气候敏感性分析
    杨林山
    李常斌
    王帅兵
    杨文瑾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1) : 102 - 109
  • [7] 淮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主要气象因子的贡献分析
    王晓东
    马晓群
    许莹
    刘瑞娜
    曹雯
    朱浩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6) : 661 - 667
  • [8]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潜在蒸散影响的估算
    王亚俊
    李俊
    林忠辉
    同小娟
    邢鲁敏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 (05) : 48 - 56
  • [9] 1960—2011年西北五省潜在蒸散的时空变化[J]. 刘宪锋,潘耀忠,张锦水,林志慧.应用生态学报. 2013(09)
  • [10] 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王琼
    张明军
    潘淑坤
    马雪宁
    李菲
    刘文莉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5) : 1292 -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