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主义:华人本土传播理论的建构

被引:22
作者
邵培仁
姚锦云
机构
[1]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本土传播; 寻根主义; 理论建构;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3.04.01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是"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寻根主义有利于本土传播理论的建构。文章认为,影响中国传播的文化"基因"包含传播思想(阴阳和合的传播哲学)、传播原则(情理交融的传播伦理)、传播观念(物我融通的传播意识)三个层次。首先,传播思想源自"阴阳",指向"和合"与"天人合一",其最高境界是"通天人,合内外";传播原则由"仁-礼"、"言-行""、名-实"三对关系组成,其最高准则是"明贵贱,辩同异";传播观念主要包含"观味知"的信息接受观、"风草论"的情感传播观、"风水学"的空间传播观等,其精神支柱是"参天地,赞化育"。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华人本土传播学研究的进路与策略 [J].
邵培仁 .
当代传播, 2013, (01) :1-1
[2]   中国传统礼文化与敬谦语传播关系研究 [J].
刘宏丽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0 (05) :127-132
[3]   幸福感的中西差异:自我建构的视角 [J].
高良 ;
郑雪 ;
严标宾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07) :1041-1045
[4]   亚洲与传播伦理学评述——“亚洲中心论” [J].
邱戈 .
国外社会科学, 2009, (04) :141-146
[5]   儒家传播方式探析 [J].
陶雪玉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S1) :58-60
[6]   “礼物”:仪式传播与认同 [J].
闫伊默 .
国际新闻界, 2009, (04) :45-49
[7]   儒家“慎言”传播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J].
王明伟 .
青年记者, 2007, (22) :136-137
[8]   “和合主义”:中国外交的伦理价值取向 [J].
余潇枫 .
国际政治研究, 2007, (03)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