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文化与敬谦语传播关系研究

被引:2
作者
刘宏丽
机构
[1] 山东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
关键词
敬谦语; 中国传统礼文化; 服务; 映射; 传承; 传播;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0.05.014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传播又是文化自身的题中之义,文化与传播一而二、二而一。敬谦语的生长和繁荣一方面深受礼文化传播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影响着礼文化的传播:身为载体的敬谦语为表,礼文化为里,二者表里相依共生,助推了敬谦语的发展;敬谦语又与礼文化融为一体,成为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严谨遵循而且映射着礼文化;敬谦语渐被泛化成社会通用的言语模式,积淀成为呈惯性滑行的言语惯习,从而奠定了礼文化在封建社会中更顺畅、更长足传承的基础。从敬谦语对礼文化的服务、映射和传承的视角,探寻敬谦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历经的与礼文化传播的关系轨迹,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论解缙的文化传播媒介创构思想与《永乐大典》的编辑传播特色 [J].
阎现章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9 (05) :120-125
[2]   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 [J].
丁鼎 .
孔子研究, 2008, (06) :4-7
[3]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序 [J].
张兵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3) :98-102
[4]   敬谦辞浮沉与文化变迁 [J].
刘宏丽 .
宁夏社会科学, 2007, (01) :136-138
[5]   “礼”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J].
丁鼎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5
[6]   学点历史文化常识——正确使用称谓词之六 [J].
吉常宏 .
语文建设, 2001, (08) :25-26
[7]   谦称和敬称──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二 [J].
吉常宏 .
语文建设, 2001, (04) :19-20
[8]   关于“先+名”的指称义 [J].
李晓春 .
语文建设, 1999, (05) :45-45
[9]   论传统的中国礼貌原则 [J].
曲卫国 ;
陈流芳 .
学术月刊, 1999, (07) :33-41
[10]  
礼貌的实践转向.[D].谢朝群.福建师范大学.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