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播方式探析

被引:4
作者
陶雪玉 [1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儒家; 传播; 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050302 ;
摘要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从传者的本位意识出发,以恭、宽、信、敏、慧等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要求,通过内省式的人内传播,中庸式的人际传播,重德式的组织传播,以此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这也是儒学为什么能够传播下来的原因所在。在中国迈向世纪、迈向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冲突、融合的关键时刻,探索儒家传播思想本身的价值以及对其他文化所产生的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J].
祖嘉合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12) :10-13
[2]   儒家思想的传者本位回归与超越 [J].
闭伟宁 ;
高 翔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 (03) :288-292
[3]  
人际传播学[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薛可, 2007
[4]  
传播学概论[M]. 中南大学出版社 , 毛峰编著, 2006
[5]  
新编中国哲学史[M]. 人民出版社 , 冯达文, 2004
[6]  
组织传播[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教军章, 2000
[7]  
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郭庆光著, 1999
[8]  
四书集注[M]. 岳麓书社 , (宋)朱熹集,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