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认定及其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

被引:85
作者
王钢
机构
[1]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
关键词
自杀; 自杀相关行为; 间接正犯; 法益侵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法中认定自杀有主客观两方面要求。在主观方面,被害人不仅应当认识到并且意欲死亡结果发生,而且必须自愿地、也即自主决定地选择了死亡。对于自愿性的判断应当以有效承诺的主观要件为标准。重大的动机错误同样导致不能成立自杀。此外,被害人还必须客观上事实性地支配着直接导致死亡的行为,在将不可逆转地造成死亡结果的最后关键时刻自己控制着事态的发展。自杀本身并非刑事不法行为,教唆或帮助自杀、对自杀者不予救助或者过失导致他人自杀等自杀相关行为也不应受到刑事处罚。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7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自我决定权与刑法家长主义 [J].
车浩 .
中国法学, 2012, (01) :89-105
[2]   不作为犯中的先前行为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11, 33 (06) :136-154
[4]   紧急避险中无辜第三人的容忍义务及其限度兼论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 [J].
王钢 .
中外法学, 2011, 23 (03) :609-625
[5]   安乐死、自杀与有尊严的死 [J].
翟振明 ;
韩辰锴 .
哲学研究, 2010, (09) :95-100+128
[6]   河北省18岁及以上人群自杀未遂流行病学调查 [J].
孙秀丽 ;
栗克清 ;
崔利军 ;
江琴普 ;
高良会 ;
刘永桥 ;
韩彦超 ;
杨老虎 ;
李建峰 ;
严保平 ;
张杨 ;
吕华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05) :362-365
[7]   论教唆他人自杀的犯罪性来源 [J].
胡海 .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8, (03) :79-82
[8]   被害人承诺问题研究 [J].
黎宏 .
法学研究, 2007, (01) :84-104
[9]   刑法中的自我答责 [J].
冯军 .
中国法学, 2006, (03) :93-103
[10]   刑法的规范化诠释 [J].
冯军 .
法商研究, 2005, (06) :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