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和社会记忆

被引:129
作者
徐克帅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红色记忆; 身份; 符号系统; 神圣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2 [革命传统教育]; F592.6 [旅游企业组织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120203 ;
摘要
研究引入符号系统和社会记忆建构过程理论,在重新定义了红色旅游概念后,建立了红色旅游目的地记忆符号系统这一理论框架。红色旅游目的地记忆符号系统由信息(空间、地方和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形式)、指代对象(重大事件及其价值)、编码、媒介、发送者和接收者构成。符号的发送者依托红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动态的红色符号选择、表述和重演机制(编码和媒介),向符号的接收者(游客)传达信息,推动其理解并内化信息所表征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游客将个体生命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基于社会现实的神圣性体验形塑红色记忆,从而构建其社会身份认同,达到个体(归属感和自尊)和社会(凝聚力)的共赢;同时,红色旅游目的地符号也将以求同存异的方式促进全球不同社会的互信和交流。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仪式活动视角下的集体记忆和象征空间的建构过程及其机制研究——以南京大学校庆典礼为例 [J].
侍非 ;
毛梦如 ;
唐文跃 ;
蒋志杰 ;
高才驰 .
人文地理, 2015, 30 (01) :56-63+97
[2]   昔日重现:论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机制 [J].
丁华东 .
档案学研究 , 2014, (05) :29-34
[3]   红色旅游与政党认同——基于井冈山景区的实证研究 [J].
左冰 .
旅游学刊, 2014, 29 (09) :60-72
[4]   社会记忆:破解社会认同困境的理论视角与分析路径 [J].
陈宁 .
理论月刊, 2014, (07) :167-171
[5]   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 [J].
金太军 ;
姚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6) :4-23+206
[6]   社会记忆与旅游规划的创意 [J].
章锦河 .
旅游学刊, 2014, 29 (05) :12-13
[7]   社会记忆的旅游开发分析——以淮南煤炭记忆为例 [J].
程豪 ;
章锦河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 24 (01) :86-91
[8]   “红与黑”:论精神旅游产品的开发向度 [J].
何景明 .
旅游学刊, 2012, 27 (02) :88-93
[9]   伟人故里“红三角”旅游产业优化研究 [J].
杨洪 ;
刘玉桥 ;
袁开国 ;
黄静 .
人文地理, 2011, (03) :154-158+160
[10]   社会记忆与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 [J].
刘强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2) :60-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