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驱动力研究——基于内生性视角

被引:18
作者
商华 [1 ,2 ]
尹海磊 [1 ]
董大海 [1 ,2 ]
管温馨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国有企业研究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社会责任; 内生性; 驱动力; 系统动力学;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22.10.014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履行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的与生俱来的属性。国有企业背负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其社会责任履行既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社会责任具有内生性。本文首先基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剖析了国企社会责任内生性内涵,认为国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统筹兼顾,同时考虑自身发展和社会稳定,作用于经济、环境和社会领域。然后将国企社会责任驱动力来源分为企业发展愿景和履责使命两个层面,发展愿景体现在长期目标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实现企业和社会间“双赢”;履责使命体现在国企受企业性质和政治地位影响,在国家监管下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间“互利”。基于内生性视角,结合三重底线原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按照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分类,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三个维度构建国企社会责任系统间结构和联系动态模型。通过分析2016—2022年间七家代表性央企的社会责任水平和企业发展能力变化,衡量不同维度下的社会责任贡献与损失,探究驱动不同类型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维度。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下的国企由于性质和业务不同,对社会责任履行各有侧重,存在差异化的社会责任实现模式。基于研究分析提出:按照不同途径进行分类改革,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化为国企转型发展的基础构成,有利于推进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愿景与使命相统一,提高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帮助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公司治理综合评价及有效性检验 [J].
余汉 ;
宋增基 ;
宋慈笈 .
中国软科学, 2021, (10) :126-136
[2]   国企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下的行为选择——基于中国政治文化—人情社会内洽情境的整合性解释 [J].
瞿皎姣 ;
赵宜萱 ;
赵曙明 .
管理世界, 2021, 37 (08) :143-162
[3]   社会信任有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吗? [J].
阳镇 ;
凌鸿程 ;
陈劲 .
科研管理, 2021, 42 (05) :143-152
[4]   双循环格局下的竞争中性与国企改革——来自国有资本差异化功能的证据 [J].
冯璐 ;
邹燕 ;
张泠然 .
上海经济研究, 2021, (02) :48-68
[5]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J]. 王鹤丽,童立,罗银燕.管理学季刊. 2020(03)
[7]   股价高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 [J].
刘柏 ;
王一博 .
经济管理, 2020, 42 (01) :76-92
[8]   中国国资改革:困惑、误区与创新模式 [J].
刘纪鹏 ;
刘彪 ;
胡历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1) :60-68+234
[9]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的市场表现了么? [J].
郭晔 ;
苏彩珍 ;
张一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 39 (04) :881-892
[10]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再出发?——基于整体设计与路径协调的视角 [J].
戚聿东 ;
张任之 .
管理世界, 2019, 35 (03)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