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的竞争中性与国企改革——来自国有资本差异化功能的证据

被引:10
作者
冯璐 [1 ]
邹燕 [2 ]
张泠然 [3 ]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双循环格局; 国有资本; 民营经济; 竞争中性; 国企改革;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21.02.005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从微观视角考察国有资本功能在国有、民营两部门中的差异,讨论"双循环"战略下如何有效配置国有资本,推动竞争中性框架的建立。研究表明:国有资本在理论上具有正向的经济效率并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经验证据显示其经济效率偏低,且在国有和民营部门有较大差异。在国有部门中,国有资本的经济效率显著低于民营企业,且在低市场竞争度、高行政进入壁垒行业中尤为突出,证实了国企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尽管在下游竞争性行业表现了较高效率,但主要是因为挤占了私营部门的投资空间。在民营部门中,国有资本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率和社会责任。但主要是通过降低其税负、缓解融资约束并对企业捐赠等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形成补偿和激励等行为提高了其经济效率,而非国有资本理论上的市场化收益性功能。国有资本在国有和私营部门差异化的功能和经济效率验证了民营企业仍处于非中性的竞争环境,双循环格局可在上游垄断性部门引入民营资本和竞争机制,在下游竞争性行业则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提高国企效率,释放出因国有部门过度举债挤占的私营部门投资空间,健全国有资本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给予民营企业竞争中性的平等国民待遇。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6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负债的影响——基于地市级的经验分析 [J].
汪金祥 ;
吴世农 ;
吴育辉 .
财经研究, 2020, 46 (01) :111-125
[2]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与创新行为——基于自然实验与断点回归的实证检验 [J].
陈林 ;
万攀兵 ;
许莹盈 .
管理世界, 2019, 35 (10) :186-205
[3]   国有股权、企业社会责任与信贷约束 [J].
杨北京 ;
冯璐 .
金融论坛, 2019, 24 (02) :27-39
[4]   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企高管薪酬激励 [J].
蔡贵龙 ;
柳建华 ;
马新啸 .
管理世界, 2018, 34 (05) :137-149
[5]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困境与出路 [J].
周敏慧 ;
陶然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8, (01) :87-97
[6]   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的关系研究——OECD国家与中国的比较 [J].
陈虹 ;
杨巧 .
国际金融研究, 2017, (12) :17-24
[7]   国有、民营混合参股与公司绩效改进 [J].
郝阳 ;
龚六堂 .
经济研究, 2017, 52 (03) :122-135
[8]   救助预期、公共池激励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大国治理 [J].
郭玉清 ;
何杨 ;
李龙 .
经济研究, 2016, 51 (03) :81-95
[9]   国有资本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吗——基于行业比较与批发业效率机制的分析 [J].
谢莉娟 ;
王诗桪 .
财贸经济, 2016, (02) :127-144
[10]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控股比例以及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J].
林莞娟 ;
王辉 ;
韩涛 .
金融研究, 2016, (01) :19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