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8日济南大暴雨的β中尺度分析

被引:49
|
作者
廖移山
李俊
王晓芳
崔春光
李武阶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关键词
济南大暴雨; β中尺度分析; β中尺度气旋; 积云并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逐小时的观测资料和红外云图,对2007年7月18日的济南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α中尺度分析,揭示了地面β中尺度气旋新生发展的一种物理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多尺度的积云并合过程对此次强降水形成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已经发展成热的MαCS的左后侧出现的下沉冷出流在低层向西南方向扩散,与午后不断加强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增强了地面的斜压性,从而使地面辐合线上的气旋性扰动加强,并迅速新生发展出β中尺度气旋。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共经历了从γ中尺度对流单体到β中尺度对流云团,再到α中尺度对流云团,最后形成中尺度对流复合系统的4个多尺度积云并合过程,而地面β可尺度气旋在每一个阶段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β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组织者,同时也是α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组成者,α中尺度对流云团往往都由一个以上的β中尺度气旋组织而成,当β中尺度气旋出现遭遇、合并之时,对流云团和降水得以强烈发展。在济南强降水发生前的1个多小时内,其西南方边界层内不断出现β中尺度超低空西南急流,它促使这一区域内不断产生回波单体并在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迅速发展成强回波带,当济南北面的强回波南移与这一强回波带并合后快速发展产生强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944 / 9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一次强飑线内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单多普勒雷达分析
    潘玉洁
    赵坤
    潘益农
    [J]. 气象学报, 2008, (04) : 621 - 636
  • [2] 暴雨中尺度系统数值模拟与动力诊断研究
    高守亭
    孙建华
    崔晓鹏
    [J]. 大气科学 , 2008, (04) : 854 - 866
  • [3] 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廖移山
    李俊
    闵爱荣
    王晓芳
    崔春光
    [J]. 高原气象 , 2008, (03) : 558 - 566
  • [4] 2006年6月5~8日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福建北部暴雨的诊断分析
    赵玉春
    李泽椿
    王叶红
    肖子牛
    [J]. 大气科学 , 2008, (03) : 598 - 614
  • [5] FY-2产品在济南“7.18”大暴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尹承美
    卓鸿
    胡鹏
    冉桂平
    刘爱梅
    杨芙蓉
    李艳平
    [J]. 气象, 2008, (01) : 27 - 34
  • [6] 济南市“7.18”大暴雨雨情与灾情
    杨芙蓉
    尹承美
    卓鸿
    [J]. 暴雨灾害, 2007, (04) : 381 - 382
  • [7] 济南市“7·18”大暴雨成因的中尺度分析
    尹承美
    杨芙蓉
    刘爱梅
    卓鸿
    [J]. 山东气象, 2007, (04) : 14 - 18+67
  • [8] 近年来我国暴雨中尺度动力分析研究进展
    孙淑清
    周玉淑
    [J]. 大气科学, 2007, (06) : 1171 - 1188
  • [9] 华南前汛期锋面垂直环流及其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相互作用
    陈敏
    陶祖钰
    郑永光
    王洪庆
    [J]. 气象学报, 2007, (05) : 785 - 791
  • [10] 积云并合在强对流系统形成中的作用
    付丹红
    郭学良
    [J]. 大气科学, 2007, (04) : 635 -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