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14
|作者:

廖移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李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闵爱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王晓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崔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β中尺度气旋;
辐合线;
湿空气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和特征。这次过程是由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两个阶段组成的,在辐合线加强过程中,随着辐合线北侧干空气的南侵以及暖湿空气由南至北倾斜向上发展,上升运动发展到对流层高层后向南北两侧辐散,并在对流层中层构成一对经向偶极子环流圈,它们的下沉支补偿融入上升运动区中,加强和维持了低层的辐合;而在气旋发展过程中,切变线南侧的湿空气明显向北发展,并在切变线上跨越湿度锋区新生发展出一个β中尺度气旋,气旋南半部的湿空气具有强辐合性并伴有强上升运动发展,紧邻其南侧是湿补偿下沉气流,而上升运动北侧的干下沉气流一直向下伸展到边界层顶附近,受低层湿空气向北发展穿越湿度锋区的作用没有向南融入上升运动区中。文中最后给出了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的三维空间结构示意图。
引用
收藏
页码:558 / 5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2005年“5.31”湖南大暴雨中尺度模拟和发生机制[J]. 高原气象 , 2007, (03) : 442 - 452李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杨克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毛冬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张芳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徐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2] 云南冬季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模拟与分析[J]. 高原气象, 2007, (02) : 414 - 421许美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段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气象台
- [3] 浙江中北部前汛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研究[J]. 高原气象 , 2007, (01) : 176 - 186薛根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局 浙江省气象局陈丽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浙江省气象局诸晓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气象台 浙江省气象局
- [4] 长江中游一次中β低涡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7, (01) : 187 - 196廖移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闵爱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李武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5] 河南特强暴雨β中尺度流场发展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气象学报, 2006, (04) : 500 - 509+537廖移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张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李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李武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宇如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6] “6.29”淮河暴雨过程β-中尺度系统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4) : 421 - 430廖移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李武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闵爱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王叶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7] 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盆地中尺度涡旋及暴雨的数值试验[J]. 高原气象 , 2006, (03) : 430 - 441何光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 [8]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罕见大暴雨的中尺度数值模拟[J]. 高原气象, 2006, (02) : 268 - 276许美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段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气象台张腾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杨明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省气象台
- [9] “02.6”梅雨期一次暴雨β中尺度系统结构和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 2006, (02) : 327 - 340隆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文莉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10] “99.8”山东特大暴雨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6, (01) : 95 - 104赵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中心 山东省气象中心龚佃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气象中心刘诗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气象中心孙兴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中心 山东省气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