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释明的具体化:兼评《买卖合同解释》第27条

被引:44
作者
王杏飞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释明; 法官中立; 事实证明; 法律适用; 买卖合同;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4.03.018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释明在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存在形式有别,但其功能与价值有共通之处,即追求实质正义与程序正当的统一,实现"该胜者胜诉,该败者败诉";保障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避免"突袭性裁判";促进纠纷在一审程序中"一揽子"解决,提高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从而提升诉讼效率。释明要求法官是中立的裁判者,但不是旁观者,其理念与规范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中已有初步体现,尚待进一步科学化与体系化。当前亟需明确释明的具体对象与界限,健全释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释明的方式是审判的艺术,对法官的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8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再讨论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14, 36 (02) :166-182
[2]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中国司法——诉讼社会的中国法院 [J].
张文显 .
现代法学, 2014, 36 (01) :3-8
[3]   诉讼标的之本土路径 [J].
严仁群 .
法学研究, 2013, 35 (03) :91-109
[4]   “案多人少”的应对之道:清代、民国与当代的比较研究 [J].
尤陈俊 .
法商研究, 2013, 30 (03) :147-154
[5]   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空洞化及其克服 [J].
杨秀清 .
法学评论, 2013, 31 (03) :37-44
[6]   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的“法民关系” [J].
凌斌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151-166+208
[7]   司法公信力的检讨与重塑——基于二审改发率、上诉率和信访变迁的三维考察 [J].
娄必县 ;
张仁虎 .
法律适用, 2013, (01) :14-18
[8]   一体化与集中化:口头审理方式的现状与未来 [J].
段文波 .
中国法学, 2012, (06) :132-145
[9]   走向与实体法紧密联系的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J].
李浩 .
法学研究, 2012, 34 (05) :28-32
[10]   民事指导性案例的方法论功能 [J].
姚辉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2, 20 (01)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