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环境权法律属性分析——以环境犯罪刑事和解为视角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登科
机构
: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求是学刊
|
2015年
/ 42卷
/ 06期
关键词
:
环境权;
环境犯罪;
刑事和解;
权利本位;
义务本位;
法益;
D O I
:
10.19667/j.cnki.cn23-1070/c.2015.06.011
中图分类号
: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030108 ;
030104 ;
摘要
:
我国司法实务部门自生自发开展的环境犯罪刑事和解,为环境权理论研究和探讨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环境犯罪刑事和解在理论基础、被害人确定、赔偿范围等方面不可避免涉及环境权问题。"环境权利说"、"环境法益说"和"环境义务说"三种理论在环境犯罪刑事和解中的运用各有利弊,但"环境权利说"更能有效适应我国环境犯罪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因此,有必要以环境犯罪刑事和解为视角,区分抽象环境权和具体环境权,从主体、客体、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反思、重构环境权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环境法应当以权利为本位——以义务本位论对权利本位论的批评为讨论对象
[J].
钱大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钱大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5)
:151
-160
[2]
环境犯罪立法:理念转换与趋势前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勇
.
当代法学,
2014,
28
(03)
:56
-66
[3]
环境利益:一个规范性的法律解释[J]. 杜健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2)
[4]
环境犯罪客体研究——“环境权说”的坚持与修正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希慧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冠煜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2,
(01)
:52
-62
[5]
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看环境法的义务本位——以“菲律宾儿童案”为例
[J].
刘卫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
刘卫先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4)
:60
-65+128+157
[6]
寻找被遗忘的法益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山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
29
(01)
:59
-70
[7]
环境权还是环境法益?——权利泛化背景下对环境权的反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英华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8,
29
(06)
:14
-19
[8]
中国环境权理论的认识论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小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
(02)
:99
-106
[9]
浅论国家环境权
[J].
闫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财政厅
闫鲁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戚道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3)
:28
-33
[10]
质疑公民环境权
[J].
徐祥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徐祥民
;
张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张锋
.
法学,
2004,
(02)
:68
-74
←
1
2
→
共 18 条
[1]
环境法应当以权利为本位——以义务本位论对权利本位论的批评为讨论对象
[J].
钱大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钱大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5)
:151
-160
[2]
环境犯罪立法:理念转换与趋势前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勇
.
当代法学,
2014,
28
(03)
:56
-66
[3]
环境利益:一个规范性的法律解释[J]. 杜健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2)
[4]
环境犯罪客体研究——“环境权说”的坚持与修正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希慧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冠煜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2,
(01)
:52
-62
[5]
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看环境法的义务本位——以“菲律宾儿童案”为例
[J].
刘卫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
刘卫先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4)
:60
-65+128+157
[6]
寻找被遗忘的法益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山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
29
(01)
:59
-70
[7]
环境权还是环境法益?——权利泛化背景下对环境权的反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英华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8,
29
(06)
:14
-19
[8]
中国环境权理论的认识论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小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
(02)
:99
-106
[9]
浅论国家环境权
[J].
闫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财政厅
闫鲁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戚道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3)
:28
-33
[10]
质疑公民环境权
[J].
徐祥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徐祥民
;
张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张锋
.
法学,
2004,
(02)
:68
-7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