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S的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43
|
作者
汤巧英 [1 ]
戚德辉 [2 ]
宋立旺 [2 ]
温仲明 [3 ]
机构
[1] 不详
[2]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3] 不详
[4]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6] 不详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地形因子; 相关性; 延河流域;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7.04.033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基于Landsat TM影像,运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延河流域2000年和2010年的植被覆盖度,结合DEM数据提取的高程,坡度、坡向地形数据,分析了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延河流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29.18%增加到2010年的52.42%,呈上升趋势。(2)2000年植被覆盖度随高程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2010年植被覆盖度随高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0年和2010年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升高,大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35°范围内最高。2000年和2010年植被覆盖度总体表现为阴坡(北、东北)>半阳坡(东南、西)=半阴坡(东、西北)>阳坡(南、西南)>平地,其中阴坡的植被覆盖度最高,平地的植被覆盖度最低。(3)在高程1 000~1 500m,坡度在25°45°范围内,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值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1] 基于DEM的内蒙古大青山林地景观格局分析[D]. 额日敦同拉嘎.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 [12] 水土流失测验与调查[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李智广编著, 2005
  • [13] Using the satellite-derived NDVI to assess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Pettorelli, N
    Vik, JO
    Mysterud, A
    Gaillard, JM
    Tucker, CJ
    Stenseth, NC
    [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5, 20 (09) : 503 - 510
  • [14] The effects of slope orientation on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al instability and susceptibility to herbivores[J] . M. Auslander,E. Nevo,M. Inbar.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2003 (3)
  • [15] Novel algorithms for remote estimation of vegetation fraction
    Gitelson, AA
    Kaufman, YJ
    Stark, R
    Rundquist, D
    [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2, 80 (01) : 76 - 87
  • [16] 北洛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的遥感动态分析
    陈妮
    李谭宝
    张晓萍
    丑述仁
    谢名礼
    刘二佳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3) : 206 - 210+327
  • [17] 基于MODIS NDVI的陕西省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崔晓临
    赵娟
    白红英
    王涛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05) : 87 - 93
  • [18] 文安驿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及其与地貌因子关系研究
    程圣东
    李占斌
    鲁克新
    李鹏
    张林红
    [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1, 27 (02) : 145 - 150
  • [19] 近30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监测与分析
    张宝庆
    吴普特
    赵西宁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 287 - 293+400
  • [20] 坡面生物调控措施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黄俊
    吴普特
    赵西宁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0) : 29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