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的媒介传播战略研究

被引:17
作者
张燚 [1 ]
刘进平 [2 ]
韩永青 [3 ]
张锐 [4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
[3]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4] 重庆文理学院品牌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本土品牌; 负面刻板印象; 媒介传播战略; 媒介效应; 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4 [企业供销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50302 ;
摘要
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是当前中国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其过分概括化对本土品牌成长、民族产业振兴和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了极大伤害。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是消费者长期社会化经验的稳定的评价表征,大众传媒的报道策略虽然不是形成负面刻板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它在偏见地解释符号意义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媒体报道会影响受众认识这一观念所涉及的对象或符号。为此,本文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对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生成的媒介效应进行了文本分析和反思,揭示中国媒体话语失衡的根源在于国家利益本位与自觉意识的缺乏;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转变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建构反刻板化拟态环境的媒介信息来源与媒介传播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消费者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外显测量与分析 [J].
刘进平 ;
张燚 ;
张锐 .
企业经济, 2014, (01) :21-24
[2]   心理加工模式对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如何看待新兴国家的“新线索” [J].
江红艳 ;
王海忠 ;
陈增祥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4) :189-200
[3]   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研究前沿探析 [J].
江红艳 ;
王海忠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33 (07) :34-40
[4]   中国人国货意识的形成机理:基于国家品牌社群视角 [J].
周志民 ;
贺和平 ;
刘雁妮 .
中国软科学, 2010, (05) :45-56
[5]   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消费者国货意识及国产品牌态度的影响 [J].
王鹏 ;
庄贵军 ;
彭茜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 (01) :22-27
[6]   食品行业危机的媒体应对——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J].
张卓倩 .
新闻传播, 2009, (03) :30-30
[7]   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西藏事件”报道为例 [J].
薛可 ;
梁海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16 (01) :13-18+107
[8]   零售店选择的民族中心主义行为及其营销战略意义 [J].
王海忠 ;
陈增祥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 (12) :21-25
[9]   消费行为中的民族中心与民族淡漠倾向 [J].
王海忠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5) :107-112
[10]   国货意识、品牌特性与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一个跨行业产品的实证检验 [J].
庄贵军 ;
周南 ;
周连喜 .
管理世界, 2006, (07) :85-94+11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