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研究综述(一):物理层面

被引:42
作者
丁一 [1 ]
江艺宝 [1 ]
宋永华 [1 ]
郭创新 [1 ]
金文德 [2 ]
张利军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3]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风险评估; 物理抽象模型; 可靠性分析; 复杂网络; 多能源系统耦合;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60658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着新型能源利用体系——能源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能源互联网以先进能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传统能源产业的全面革新,并对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业、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该文总结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有关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现有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物理层面能源互联网风险评估存在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806 / 38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研究 [J].
马君华 ;
张东霞 ;
刘永东 ;
高峰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35-3039
[2]   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 [J].
马钊 ;
周孝信 ;
尚宇炜 ;
盛万兴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14-3022
[3]  
能源互联网:驱动力、评述与展望[J]. 孙宏斌,郭庆来,潘昭光,王剑辉.电网技术. 2015(11)
[4]   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一) [J].
陈启鑫 ;
刘敦楠 ;
林今 ;
何继江 ;
王毅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50-3056
[5]   能源互联网:理念、架构与前沿展望 [J].
孙宏斌 ;
郭庆来 ;
潘昭光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19) :1-8
[6]   能源互联网宏观结构的统一网络拓扑模型 [J].
蔡巍 ;
赵海 ;
王进法 ;
林川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03-3510
[7]   能源互联网的价值与实现架构研究 [J].
杨方 ;
白翠粉 ;
张义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95-3502
[8]   利用电转气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存储与传输(英文) [J].
王一家 ;
董朝阳 ;
徐岩 ;
马进 ;
郑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86-3595
[9]   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J].
蒲天骄 ;
刘克文 ;
陈乃仕 ;
葛贤军 ;
于建成 ;
王丹 ;
王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11-3521
[10]   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 [J].
田世明 ;
栾文鹏 ;
张东霞 ;
梁才浩 ;
孙耀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82-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