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

被引:426
作者
田世明 [1 ]
栾文鹏 [1 ]
张东霞 [1 ]
梁才浩 [1 ]
孙耀杰 [2 ]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 复旦大学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技术形态; 新能源; 微能源网; 能源路由器;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5.14.002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正逐步与能源技术相融合,将推动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文章针对能源互联网前期已开展项目和学术观点展开深入分析,首先分析欧洲、美国和我国开展的能源互联网科研和实践工作,然后提出能源互联网的技术内涵和技术特征,并分析能源互联网的技术要素和技术形态,最后提出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482 / 34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欧洲超级电网计划及其对中国电网建设启示 [J].
范松丽 ;
苑仁峰 ;
艾芊 ;
贺兴 ;
徐意婷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10) :6-15
[2]   城市能源互联网功能体系及应用方案设计 [J].
黄仁乐 ;
蒲天骄 ;
刘克文 ;
杨占勇 ;
陈乃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09) :26-33+40
[3]   未来配电系统形态及发展趋势 [J].
马钊 ;
周孝信 ;
尚宇炜 ;
周莉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06) :1289-1298
[4]   未来高压直流电网发展形态分析 [J].
姚良忠 ;
吴婧 ;
王志冰 ;
李琰 ;
鲁宗相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34) :6007-6020
[5]   能源互联网技术框架研究 [J].
周海明 ;
刘广一 ;
刘超群 .
中国电力, 2014, 47 (11) :140-144
[6]   新能源发电现状概述与分析 [J].
高泽 ;
杨建华 ;
冯语晴 ;
王艳松 ;
金锋 .
中外能源, 2014, 19 (10) :31-36
[7]   支持多种服务和业务融合的高级量测体系架构 [J].
栾文鹏 ;
王冠 ;
徐大青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9) :5088-5095
[8]   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 [J].
曹军威 ;
杨明博 ;
张德华 ;
明阳阳 ;
孟坤 ;
陈震 ;
林闯 .
南方电网技术, 2014, 8 (04) :1-10
[9]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10]   智能电网条件下的需求响应关键技术 [J].
田世明 ;
王蓓蓓 ;
张晶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22) :3576-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