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体系构建: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

被引:38
作者
袁野
汪书悦
陶于祥
机构
[1]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能力测度; 创新生态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变革的核心力量,科学合理地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系统效益3个维度对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逐年增强,创新主体数量、企业研发资金、算法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创新主体数量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高于资源投入;(2)基础研究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3)算法、数据和算力是提升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三大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与该技术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我国应坚持创新导向,培育多元创新主体,持续鼓励算法研究,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和技术标准制定,协调技术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实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十四五”时期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障碍与突破路径分析 [J].
张杰 ;
吴书凤 .
人文杂志, 2021, (01) :9-19
[2]   “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 [J].
陈劲 ;
阳镇 ;
朱子钦 .
改革, 2020, (12) :5-15
[4]   中国高铁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 [J].
李显君 ;
熊昱 ;
冯堃 .
科研管理, 2020, 41 (10) :1-10
[5]   基于比较分析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J].
房超 ;
李正风 ;
薛颖 ;
尤政 .
中国工程科学, 2020, 22 (04) :147-153
[6]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甄选机制研究 [J].
张治河 ;
苗欣苑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9 (06) :5-15
[7]   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2015—2018年1881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J].
马宗国 ;
曹璐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 (17) :126-133
[8]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水平评价研究 [J].
王宏起 ;
刘梦 ;
武川 ;
武建龙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 (12) :118-125
[9]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夏文飞 ;
苏屹 ;
支鹏飞 .
东南学术, 2020, (03) :153-161
[10]   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分析 [J].
李旭辉 ;
张胜宝 ;
程刚 ;
马成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4)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