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免试研究生“保内”还是“保外”?——基于院士学缘异质性分析的视角

被引:19
作者
张旭菲 [1 ]
卢晓东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2]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一流本科; 拔尖创新人才; 本研一体; 学缘异质性; 校际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推免是研究生入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优秀本科毕业生会面临"留本校"还是"去外校"的抉择。高校出于理念、成本、生源等因素倾向"留住"本校优秀本科生,教育部希望促进生源院校间流动鼓励跨校推免。推免生究竟应该去向何方?本研究基于全口径院士数据共计2495份样本,分析其教育成长路径,发现在接受了研究生教育的院士群体中,仅19. 10%的院士在同一院校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其余80. 90%的院士均有校际流动经历而具有学缘异质性,初步证明学缘异质性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具有关键价值。实现一流本科教育,要把学生推出去;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需要研究生学缘的多样性氛围。从创新人才成长视角出发,"本研一体"模式蕴含人才成长的线性思维,是天真和未经审辨的,其研究与教育实践从长远看,少有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112 +1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构建“本研一体”“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J].
史静寰 ;
陈乐 .
中国高等教育, 2019, (01) :23-26
[2]  
刘忠范:全力以赴做喜欢的事——访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院士[J]. 黄芳芳.经济. 2018(23)
[3]   劳动,在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什么? [J].
卢晓东 .
中国高等教育, 2018, (21) :7-9
[4]   普通农科院校“本—硕”连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王擎运 ;
马超 ;
柴如山 ;
叶新新 ;
史书林 ;
屠人凤 ;
郜红建 ;
吴祥为 .
高等农业教育, 2018, (05) :53-57
[5]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基于青年“长江学者”群体状况的计量分析 [J].
姜璐 ;
董维春 ;
刘晓光 .
中国大学教学, 2018, (01) :87-91
[6]   顶尖科学人才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J].
尹志欣 ;
王宏广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 38 (06) :23-30
[7]   光学工程学科的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探究 [J].
耿涛 ;
孟霆 ;
张涛 ;
王冉 ;
佟成国 .
黑龙江科学, 2016, 7 (24) :59-61
[8]   多元智力理论视阈下的医学信息学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J].
王伟 .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5, (10) :1-4
[9]   论学习量 [J].
卢晓东 .
中国高教研究, 2015, (06) :38-48
[10]   超越因材施教 [J].
卢晓东 .
教育学术月刊, 2014, (10)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