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课程优化建设

被引:3
作者
王琳
于永斌
蔡竟业
徐旭如
易黎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课程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0-4 []; TP311.5-4 [];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80901 ; 081202 ; 0835 ; 040102 ;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将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信息工程方向的课程组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结合该方向的培养目标,对专业核心课程"现代信息系统原理"的课程优化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讲授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质量,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方法,为其他课程融合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1+161 +1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础工程》考试试卷分析及整改措施探讨 [J].
韩玮 ;
王凯英 ;
贾晓宇 .
赤子(上中旬), 2015, (23) :310-310
[2]   基于OBE教学模式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以《应用随机过程》课为例 [J].
赵毅 ;
崔良乐 .
亚太教育, 2015, (34) :149-150
[3]   践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西南科技大学金属材料方向教学改革探索 [J].
王恩泽 ;
王丽阁 ;
张政权 ;
李良锋 ;
李晶 .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8) :105-106
[4]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下的工程训练与创新平台建设 [J].
张建超 ;
吴文江 ;
高占凤 ;
尉耀元 ;
褚蓓蓓 .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8) :115-116
[5]   建设“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 [J].
蔡竟业 ;
王琳 ;
管庆 ;
雷航 ;
吴祖峰 .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 10 (06) :312-315
[6]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
王琳 ;
蔡竟业 ;
管庆 ;
雷航 ;
吴祖峰 .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 10 (06) :323-326
[7]   融多种教学法于《通信原理》课程的实践 [J].
王琳 ;
蔡竟业 ;
刘镰斧 ;
朱学勇 ;
杨远望 ;
饶力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 (S1) :80-82
[8]   《生物工程概论》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J].
王厚伟 .
西北医学教育, 2007, (02) :283-285
[9]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J].
曹慧群 ;
魏波 ;
周晓明 ;
王野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01) :56-57
[10]   浅谈“通信原理”课程教改的探索和体会 [J].
王琳 ;
李晓峰 ;
刘镰斧 ;
饶力 ;
傅志中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6, (05)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