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视域中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建构

被引:87
作者
成晓光 [1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
[2] 辽宁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功能性言语; 语言哲学; 语言建构;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09.01.005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言语使用形成人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在基本言语层面,言语建构人的主体性,为人类表征世界提供资源。在功能言语层面,功能性言语标记又使主体间性成为可能。本文在语言哲学的视域中考察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建构过程,指出,人的主体性在语言作用下走向主体间性是一种哲学必然。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Metadiscourse:亚言语、元话语,还是元语篇? [J].
成晓光 ;
姜晖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05) :45-48
[2]   元话语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J].
徐苏影 ;
方怡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28-130
[3]   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家园——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二 [J].
李洪儒 .
外语学刊, 2006, (02) :29-33
[4]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 [J].
金惠敏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47-59
[6]   论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和体现 [J].
李佐文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1, (03) :44-50
[7]   鲁迅精神与新批判主义 [J].
邓晓芒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5) :5-6
[8]  
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 商务印书馆 , 钱冠连著, 2005
[9]  
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胡曙中, 2005
[10]  
Intersubjectivity and explanation in linguistics: A reply to Hinzen and van Lambalgen[J] . Arie Verhagen.Cognitive Linguistics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