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多维治理

被引:33
作者
林洹民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个人信息保护; 行为规范; 主体规范; 守门人规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个性化推荐算法引发干扰用户自主决定、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回音室”效应等诸多问题。作为因应之道的算法治理应当在三个维度上展开:针对算法使用人与相对人的个人自治之维、针对算法内在设计的行为规范之维、针对算法应用依赖的平台数字生态系统的主体规范之维。《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以权利义务为核心的个人自治规范框架,通过保障个人的知情权与决定权,增强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个人自治失灵的场景中,法秩序应当直接规范算法程序,在算法设计层面保护算法相对人的意思形成自由与人格发展自由。个人自治之维与行为规范之维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外在的监督与管理。守门人规则开拓了主体规范维度,通过为平台赋权并对平台施加必要的监管,要求平台尽最大努力监管平台内的算法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互联网生态“守门人”个人信息保护特别义务设置研究 [J].
张新宝 .
比较法研究, 2021, (03) :11-24
[3]   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困境及其出路 [J].
吕炳斌 .
法商研究, 2021, 38 (02) :87-101
[4]   算法影响评价:算法规制的制度创新 [J].
李安 .
情报杂志, 2021, 40 (03) :146-152+161
[5]   电商平台经营者安保义务的规范解读与制度实现 [J].
林洹民 .
现代法学, 2020, 42 (06) :195-209
[6]   网络平台的公共性及其实现——以电商平台的法律规制为视角 [J].
刘权 .
法学研究, 2020, 42 (02) :42-56
[7]   算法权力及其规制 [J].
周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 25 (06) :113-126
[10]   “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 [J].
全燕 .
南京社会科学, 2017, (07) :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