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据交易的双重法律构造

被引:59
作者
林洹民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交易; 个人信息保护; 知情同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个人数据交易具有动态性与非排他性,数据交易当事人处于持续性数据收集或传输关系之中,任何一方均不能排他地控制个人数据。上述特性使得数据交易不能被界定为数据买卖,数据处理也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数据合同的履行行为。合同关系与数据处理关系的不同,使得数据交易具备双重法律结构。一次完整的个人数据交易同时包含表意人的承诺与个人的同意,前者属于意思表示,后者则属于准法律行为。与之相应,个人数据交易由基础性合同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组成,前者主要受合同规则调整,后者则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范对象,二者效力应分别判断。在规范适用上,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并非原则上得准用法律行为规则。合同规则与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各守其分,分别规范数据交易中的不同行为,二者之间不存在冲突。考虑到数据处理也是合同项下的行为,合同规则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可以在例外情况下穿透双重结构,协力实现数据流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个人信息处理中的个人同意 [J].
程啸 .
环球法律评论, 2021, 43 (06) :40-55
[2]   肖像权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之冲突与消融 [J].
杨芳 .
清华法学, 2021, 15 (06) :116-130
[3]   最小必要原则在平台处理个人信息实践中的适用 [J].
武腾 .
法学研究, 2021, 43 (06) :71-89
[4]   论算法的法律规制 [J].
丁晓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12) :138-159+203
[6]   个人信息的侵权法保护 [J].
叶名怡 .
法学研究, 2018, 40 (04) :83-102
[7]   缔约过失与欺诈的关系再造——以错误理论的功能介入为辅线 [J].
尚连杰 .
法学家, 2017, (04) :131-144+179
[8]  
法律行为论.[M].杨代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978-7-301-32519-3
[9]  
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解与适用.[M].程啸.中国法治出版社.2021, 978-7-5216-2129-7
[10]  
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M].朱晓武;黄绍进.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978-7-115-54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