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的法律技术与人格保护的民法法典化模式

被引:9
作者
张翔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 民事权利; 立法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中的人格权,是一项实证法上的民事权利,民法典通过人格权对人格利益所施加的保护,是一种"人之权利保护"。在诸种人格之保护的法典化模式选择的学说中,只有"独立成编说"才会导向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确立。由我国民法上人的基础以及民法典的使命所决定,我国民法具备人格权独立成编所需要的人格权客体外在化条件。独立的"人格权编"应当按照支配权的法典化模式来构建,即立足于人格权宣示及人格支配,至于人格保护规范则应纳入未来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独立的"人格权编"还需要明确界定人格权客体的边界,按照"权利侵权"的模式来构建人格权的救济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团体法思维 [J].
王雷 .
当代法学, 2015, 29 (04) :68-78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学理论研究 [J].
蔡立东 ;
曹险峰 .
当代法学, 2013, 27 (03) :3-13
[3]   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宜采用“一般人格权”概念 [J].
马俊驹 ;
王恒 .
河北法学, 2012, 30 (08) :16-27
[4]   论人格权的冲突与协调 [J].
杨立新 ;
曹英博 .
河北法学, 2011, 29 (08) :25-38
[5]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J].
高立忠 .
社会科学家, 2008, (06) :71-74
[6]   表达自由和人格权的冲突与调和——从基本权利限制理论角度观察 [J].
熊静波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1) :47-55
[7]   隐私权制度中的权利冲突 [J].
马特 .
法学论坛, 2006, (01) :24-27
[8]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J].
马俊驹 ;
张翔 .
法学研究, 2004, (06) :46-57
[9]   质疑知识产权之“人格财产一体性” [J].
李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2) :68-78+205
[10]   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J].
梁慧星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