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业的兴衰识别研究

被引:6
作者
吴先华
李廉水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制造业; 成长产业; 成熟产业; 衰退产业; 指标体系;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0.10.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首先对产业兴衰的内涵做了较为详尽的探究,提出了产业有相对兴衰和自然兴衰两重含义。在"新型制造业"理念的引领下,构建了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与环境友好程度三维评价指标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判断了产业的兴衰程度。并在"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中各筛选出了一个典型产业做了中美之间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划分的产业类型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76 / 14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产业的自然兴衰与相对兴衰 [J].
宋胜洲 .
财经科学, 2005, (06) :88-94
[2]   “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和意义 [J].
李廉水 ;
杜占元 .
科学学研究, 2005, (02) :184-187
[3]   家电产业生命周期:以电视机和电冰箱为例 [J].
林善浪 .
东南学术, 2005, (01) :88-97
[4]   衰退产业识别指标选择及要素退出援助机制的构建 [J].
朱秀君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4, (12) :20-24
[5]   产业兴衰探析 [J].
周新生 .
人文杂志, 2004, (04) :87-93
[6]   衰退产业及其调整问题研究 [J].
刘志彪 ;
陆国庆 .
学术月刊, 2002, (07) :34-40
[7]  
中国钢铁行业产业生命周期及钢产量预测[J]. 王彦佳.预测. 1994(05)
[8]  
国富论[M]. 华夏出版社 ,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 2005
[9]  
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史忠良, 2004
[10]  
衰退产业论[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陆国庆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