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清理

被引:39
|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主观; 客观; 统一; 犯罪论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苏俄犯罪构成理论的特色之一,亦为我国刑法学所承继。该原则具有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双重属性。从价值论上说,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在所谓犯罪构成的客观结构与主观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犯罪的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统一。从方法论上说,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超越了刑法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具有两者折中的意蕴。但目前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存在论,进入到规范论与价值论的知识领域,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仍然局囿于存在论的知识范围内,并且其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含糊性,应以法益原则和责任原则予以取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2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21] 价值学引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袁贵仁 著, 1991
  • [22] 犯罪通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1991
  • [23] 犯罪主体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 著, 1989
  • [24] 启蒙哲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德)卡西勒著, 1988
  • [25] 价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德顺 著, 1987
  • [26] 苏联刑法科学史[M]. 法律出版社 , 曹子丹等 译, 1984
  • [27] 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苏)特拉伊宁(А.Н.Траинин)著,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