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清理

被引:39
|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主观; 客观; 统一; 犯罪论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苏俄犯罪构成理论的特色之一,亦为我国刑法学所承继。该原则具有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双重属性。从价值论上说,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在所谓犯罪构成的客观结构与主观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犯罪的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统一。从方法论上说,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超越了刑法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具有两者折中的意蕴。但目前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存在论,进入到规范论与价值论的知识领域,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仍然局囿于存在论的知识范围内,并且其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含糊性,应以法益原则和责任原则予以取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2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1] 本体刑法学[M]. 商务印书馆 , 陈兴良著, 2001
  • [12] 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 .2 林东茂.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1999
  • [13]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敦华著, 2001
  • [14] 德国刑法教科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 2001
  • [15] 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肖中华著, 2000
  • [16] 德国刑法教科书[M]. 法律出版社 ,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 2000
  • [17] 社会科学方法论[M]. 华夏出版社[德]马克斯·韦伯, 1999
  • [18] 刑法原理入门[M]. 法律出版社 , 李海东著, 1998
  • [19] 刑法学通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兴良等撰稿, 1993
  • [20] 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齐振海,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