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原则: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平衡的信任路径

被引:38
作者
许可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诚实信用; 数字信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是数字时代的核心议题之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外增设“诚信原则”,开辟了“基于诚信的平衡路径”。该路径有效融合“场景机制”,弥补“比例机制”和“风险机制”的立法缺憾,化解了数字信任困境。作为一般条款,诚信原则可具体化为三类次级机制:“补充处理者义务的诚信机制”对处理者苛以不得欺诈、操纵以及公平对待个体的概括义务;“限制信息主体权利的诚信机制”禁止个体滥用其在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平衡信息主体与处理者利益的诚信机制”一方面要求国家机关处理者承担忠实、勤勉的信义义务,另一方面引入正当利益条款,以调和私主体处理者和个体的利益冲突。作为授予自由裁量权的空白委任状,诚信原则亦要求执法者、司法者秉持诚信,以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平衡为宗旨,妥当解释法律规范、填补法律漏洞,最终铸就原则与规则相互融贯的个人信息柔性法治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143 / 116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31]   权利滥用、权利边界与比例原则——从《民法典》第132条切入 [J].
刘权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1, 27 (03) :39-54
[32]   同意≠授权——个人信息处理的核心问题辨析 [J].
高富平 .
探索与争鸣, 2021, (04) :87-94+178
[33]   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义务及展开 [J].
王锡锌 .
中国法学, 2021, (01) :145-166
[34]   信息和数据概念区分的法律意义 [J].
梅夏英 .
比较法研究, 2020, (06) :151-162
[35]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 [J].
程啸 .
中外法学, 2020, 32 (04) :1001-1017
[36]   论数据携带权的属性、影响与中国应用 [J].
丁晓东 .
法商研究, 2020, 37 (01) :73-86
[37]   民法概括条款适用的方法论 [J].
刘亚东 .
政治与法律, 2019, (12) :78-94
[38]   比例原则还是成本收益分析法学方法的批判性重构 [J].
戴昕 ;
张永健 .
中外法学, 2018, 30 (06) :1519-1545
[39]   《合同法》第40条后段(格式条款效力审查)评注 [J].
贺栩栩 .
法学家, 2018, (06) :173-190+196
[40]   论赛博空间的架构及其法律意蕴 [J].
胡凌 .
东方法学, 2018, (03) :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