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刑事立法

被引:174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刑法解释; 刑事立法; 立法模式; 法益保护;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7.03.007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必须敏感地应对网络时代的各种变化。但是,面对网络时代的新型犯罪时,能够通过刑法解释路径予以应对的,就不需要采取刑事立法路径。在采取刑事立法路径应对网络犯罪时,没有必要也不应当制定所谓"网络刑法";当下应当在刑法典内,分别采取增设条款或者在既有条款中增设行为方式与行为对象的立法模式规制新型犯罪。在增设新罪时,必须坚持法益保护主义。作为刑法保护对象的法益,其内容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中,有些利益以前没有受到刑法保护甚至没有被认为是一种利益,现在需要由刑法保护时,就成为一种新型法益;有些已经受到刑法保护的传统法益,在网络时代增加了新的内容(利益),外延发生了变化,且受到了新的侵害;有些利益原本属于传统法益,国外刑法与旧中国刑法都予以保护,但我国现行刑法没有予以保护,且这种传统法益在网络时代受到了新的侵害。以上三个方面,都是网络时代的刑事立法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对抗网络威胁演化 建立“网络平安城市” [J].
童宁 .
信息安全研究, 2016, 2 (08) :760-764
[2]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J].
张明楷 .
政治与法律, 2016, (02) :2-16
[3]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探究 [J].
刘明祥 .
法学, 2016, (01) :151-160
[4]   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 [J].
张明楷 .
法学, 2015, (03) :12-25
[5]   网络“空间化”的时代演变与刑法对策 [J].
于志刚 .
法学评论, 2015, 33 (02) :113-121
[6]   盗窃财产性利益之否定——兼与黎宏教授商榷 [J].
姚万勤 ;
陈鹤 .
法学, 2015, (01) :52-65
[7]   妨害业务行为的刑法规制 [J].
张明楷 .
法学杂志, 2014, 35 (07) :1-10
[8]   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14, 36 (03) :3-25
[9]   简评近年来的刑事司法解释 [J].
张明楷 .
清华法学, 2014, 8 (01) :5-26
[10]   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J].
黎宏 .
清华法学, 2013, 7 (06) :12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