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张槽对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118
|
作者
刘树根 [1 ]
王一刚 [2 ]
孙玮 [1 ]
钟勇 [3 ]
洪海涛 [2 ]
邓宾 [1 ]
夏茂龙 [2 ]
宋金民 [1 ]
文应初 [2 ]
吴娟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关键词
拉张槽; 油气; 海相; 克拉通;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现今为挤压性的沉积盆地,地表所见构造也均为压性构造;但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拉张运动(地裂运动)并形成了张性构造(拉张槽等)。现今盆地内已发现的主要拉张槽有开江-梁平海槽(拉张槽)和绵阳-长宁拉张槽。开江-梁平海槽(拉张槽)是四川盆地内深埋地下的二叠纪-三叠纪之间的一个北西-南东向展布的深水碳酸盐岩沉积区,是在峨眉地裂运动理论启示下因生物礁油气藏勘探而发现的。绵阳-长宁拉张槽是四川盆地内发育于早寒武世的一个南北向的下寒武统巨厚碎屑岩沉积(降)区,是在兴凯地裂运动理论指导下通过构造-沉积综合研究而发现的。2个拉张槽的发现和特征研究均经历了漫长过程。拉张槽的形成演化不仅控制了优质泥质烃源岩和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发育,而且为优质泥质烃源岩-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岩组合的形成和油气成藏效应及规模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致使环拉张槽周缘地区是克拉通盆地内油气分布最丰富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3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00 条
  • [1] 川西坳陷古坳拉槽的地质意义及礁滩相天然气藏勘探潜力
    刘殊
    甯濛
    谢刚平
    [J].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07) : 17 - 26
  • [2] 四川盆地及邻区震旦纪末—寒武纪早期构造运动性质与作用
    李伟
    刘静江
    邓胜徽
    张宝民
    周慧
    [J]. 石油学报, 2015, 36 (05) : 546 - 556+563
  • [3]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地貌恢复及意义
    刘宏
    罗思聪
    谭秀成
    李凌
    连承波
    曾伟
    罗冰
    山述娇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3) : 283 - 293
  • [4] 四川盆地震旦纪末期—寒武纪早期台盆的形成与演化
    周慧
    李伟
    张宝民
    刘静江
    邓胜徽
    张师本
    单秀琴
    张静
    王晓波
    姜华
    [J]. 石油学报, 2015, 36 (03) : 310 - 323
  • [5] 海相叠合盆地构造演化与油裂解气晚期成藏关系
    郑民
    贾承造
    王文广
    李鹏
    李建忠
    吴晓智
    张永峰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 (02) : 277 - 291
  • [6] 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地质特征
    魏国齐
    杨威
    杜金虎
    徐春春
    邹才能
    谢武仁
    曾富英
    武赛军
    [J].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01) : 24 - 35
  • [7]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理论
    刘树根
    孙玮
    宋金民
    邓宾
    钟勇
    罗超
    冉波
    田艳红
    李智武
    彭瀚霖
    尹柯维
    [J]. 地学前缘, 2015, 22 (03) : 146 - 160
  • [8] 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构造运动记录及动力学成因讨论
    邢凤存
    侯明才
    林良彪
    徐胜林
    胡华蕊
    [J]. 地学前缘, 2015, 22 (01) : 115 - 125
  • [9] 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特征及形成演化
    李忠权
    刘记
    李应
    杭文艳
    洪海涛
    应丹琳
    陈骁
    刘冉
    段新国
    彭戟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1) : 26 - 33
  • [10]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刘树根
    宋金民
    赵异华
    钟勇
    宋林珂
    田艳红
    梁锋
    尹柯惟
    李俊良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1 (06) : 657 -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