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被引:234
|
作者
房艳刚
刘继生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村发展; 乡村现代化范式; 乡村转型; 多功能农业; 多功能乡村; 范式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为什么我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是有害的
    简新华
    [J]. 红旗文稿, 2013, (19) : 21 - 26+1
  • [2]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龙花楼
    [J].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 1019 - 1028
  • [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
    何深静
    钱俊希
    徐雨璇
    刘斌
    [J].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 1044 - 1056
  • [4] 三鹿奶粉事件的尺度政治分析
    刘云刚
    王丰龙
    [J].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 1368 - 1378
  • [5]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刘彦随
    刘玉
    陈玉福
    [J].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 1379 - 1389
  • [6]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郭焕成
    韩非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 1597 - 1605
  • [7] 我国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区域统筹定位研究
    罗其友
    唐华俊
    陶陶
    周振亚
    唐曲
    张晴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05) : 519 - 523
  • [8] 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温铁军
    [J]. 红旗文稿, 2009, (02) : 15 - 17
  • [9]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李克强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1, (03) : 65 - 82
  • [10]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M]. 人民出版社 , 陈锡文,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