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被引:235
|作者:
刘彦随
[1
,2
]
刘玉
[1
,2
]
陈玉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地域多功能性;
主导功能;
决策机制;
县域绩效考核;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地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域空间的分异性与人地系统的多样性不断增强,地域功能及其发展定位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通过构建地域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数分析模型,开展了中国县域尺度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稳定、生态保育功能及其综合功能的分级评判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周边地区;粮食生产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湖北中部及湖南东部等平原集中分布区;社会保障功能则大致由沿海到内地、由北到南逐渐减弱;生态保育功能一级区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和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将各单项功能进行县域尺度耦合,评价了各县域的综合功能强度,划分出综合功能强势区和弱势区,探讨了强化县域主导功能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政绩考核等创新机制和政策,为统筹区域发展和提升县域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9 / 1389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