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被引:81
|
作者
刘彦随 [1 ,2 ]
李裕瑞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变化; 农业劳动力变化; 劳耕弹性系数; 时空耦合关系; 中国县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1996年、2000年和2005年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数据,基于GIS技术和模型方法,分析了县域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态势及其时空耦合特征。研究表明:①县域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变化均呈先增后减态势。1996-2000年,耕地总量、劳动力数量分别增长2.70%和1.40%;2000-2005年,耕地总量、劳动力数量分别减少1.51%和8.18%。②"胡焕庸线"是刻画中国耕地和劳动力变化格局的重要分界线。沿此线带状区域内因退耕还林造成耕地快速减少,而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其西北部区域耕地快速增加,农业劳动力也在增长;其东南部区域耕地明显减少,而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更快,二者呈现协调态势。③耕地非农化进程中县域劳动力转移效率呈下降趋势。1996-2000年和2000-2005年,全国分别有447个和505个县域的耕地减少和劳动力转移呈良性变化,90%的县域劳耕弹性系数(LFEC)的中位数分别为4.58和2.97。④基于SOM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可将1996-2005年中国县域耕地与劳动力变化的耦合特征划分为9大类型区。多情景模拟分析表明,2005-2015年的LFEC趋势值为2.55。
引用
收藏
页码:1602 / 16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刘纪远
    张增祥
    徐新良
    匡文慧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于东升
    吴世新
    江南
    [J].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 1411 - 1420
  • [2] 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
    刘彦随
    王介勇
    郭丽英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12) : 4269 - 4274
  • [3] 中国耕地供需变化规律研究
    蔡运龙
    汪涌
    李玉平
    [J].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 11 - 18+31
  • [4] 1996-2005年中国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转换时空分析(英文)
    刘彦随
    王丽娟
    龙花楼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8, (03) : 274 - 282
  • [5] 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
    许召元
    李善同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2) : 38 - 52
  • [6] 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
    蔡昉
    王美艳
    [J].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0) : 4 - 12
  • [7]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刘彦随
    [J]. 地理学报, 2007, (06) : 563 - 570
  • [8] 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
    刘旭华
    王劲峰
    刘明亮
    孟斌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 1087 - 1095
  • [9] 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3
    封志明
    刘宝勤
    杨艳昭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 35 - 43
  •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数量影响因素分析
    苗瑞卿
    戎建
    郑淑华
    [J]. 中国农村观察, 2004, (02) : 39 - 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