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收入不平等及政策:理论分析

被引:17
作者
黄旭
机构
[1] 宁波财经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收入不平等; 技能溢价;
D O I
10.19681/j.cnki.jcufe.2021.07.007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201 ; 020105 ;
摘要
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社会产出,但可能扩大收入不平等现象。笔者将劳动力区分为低技能和高技能工人,在静态模型下改进新古典生产函数发现,提高人工智能资本存量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生产效率都将增加技能溢价。进一步地,笔者将教育纳入研究范畴,将静态模型拓展为动态模型,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是偏向性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高技能工人工资将增加,当自动化资本替代低技能工人工作岗位时,低技能工人工资将减少,高技能工人劳动收入份额保持不变,而低技能工人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将产生两种影响:一方面技能溢价的提高将刺激更多劳动力选择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提高对劳动者学习能力的要求。为促进社会公平,政府可以通过对资本征税,并转移支付给工人。如果税率满足一定条件,且转移支付给低技能工人金额与高技能工人金额比例大于一定数值,则该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技能溢价。但如果人工智能技术没有跨越奇点,政府可能面对效率与公平两者难以兼顾的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公共政策的增长和不平等效应——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J].
董志强 ;
黄旭 .
学术研究, 2021, (02) :92-99+178
[2]   人工智能技术会诱致劳动收入不平等吗——模型推演与分类评估 [J].
王林辉 ;
胡晟明 ;
董直庆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4) :97-115
[3]   人工智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改善:资本结构优化的视角 [J].
林晨 ;
陈小亮 ;
陈伟泽 ;
陈彦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2) :61-83
[4]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失业及政策:理论分析 [J].
董志强 ;
黄旭 .
社会科学战线, 2019, (12) :76-84+281
[5]   人工智能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提升? [J].
黄旭 ;
董志强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9, (11) :76-85+128
[6]   人工智能、老龄化与经济增长 [J].
陈彦斌 ;
林晨 ;
陈小亮 .
经济研究, 2019, 54 (07) :47-63
[7]   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J].
郭凯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7) :60-77+202
[8]   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 [J].
蔡跃洲 ;
陈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5) :3-22
[9]   中国劳动力“极化”现象及原因的经验研究 [J].
吕世斌 ;
张世伟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2) :757-778
[10]   技能溢价:基于技术进步方向的解释 [J].
董直庆 ;
蔡啸 ;
王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10) :2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