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

被引:5
作者
尹继武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国外交转型; 社会认同; 印象管理; 情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社会认同的转化,成为中国外交转型和变化的非物质性动因。中国面对国际社会时,如何展现一个积极的国家自我,进行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内在认知差异和张力,是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内容。中国外交的目标维度包括权力、地位和价值三个方面,但三种外交仪式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特点,中国外交在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过程中,需要契合话语与行为、政府与社会以及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致性;权力、地位和价值仪式的挫折会产生中国的情感反应,以及外交的管理策略调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微观社会互动研究,对于中国公共外交、国际形象管理等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 [J].
阎学通 .
国际政治科学, 2014, (04) :1-35
[2]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 [J].
杨洁篪 .
求是, 2013, (16) :7-10
[3]   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J].
王毅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4) :1-7
[4]   中国为什么不结盟? [J].
凌胜利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3, 30 (03) :20-33
[6]   走出“核心利益”的陷阱 [J].
石之瑜 .
文化纵横, 2012, (04) :26-31
[7]   中国对外行为的思想根源探析 [J].
张清敏 ;
李敃窥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 28 (04) :3-20
[9]   统筹外交——对提升中国外交能力的一项研究 [J].
赵可金 .
国际政治研究, 2011, 32 (03) :113-128+196